那天無意間看到踏輕鍋物的介紹,特別是這道蝦黃厚薑母鴨,光是名字就讓我瞬間動心。薑母鴨本來就是冬天的經典鍋物,但加上蝦黃這個「點睛之筆」,光用想像的就能感受到湯頭的濃郁層次。
回家後,我立刻跟老公分享相關照片,眼神透出期待的目光,以及我想要吃這個的語氣,我老公聽完,沒等我說完就笑著點頭,說:「買都買,趕快入手一包回來試試!」於是,我們決定這週末就在家裡煮上一鍋蝦黃厚薑母鴨,好好犒賞自己,也順便享受一下那種餐廳級的美味暖湯。
說真的一打開踏輕的蝦黃厚薑母鴨調理包,我第一眼就被它的「份量」給震撼到了!這薑母鴨的尺寸完全不手軟,鴨肉塊頭飽滿又扎實,讓人不禁感嘆這實在是太有誠意了!光是看著這一大包滿滿的食材,就彷彿能感受到濃厚的湯底與鮮嫩的肉質即將在鍋中綻放出完美的風味。更讓我驚喜的是,裡頭不只有厚實的鴨肉,還能看到微微蝦黃的點綴,這樣的組合根本就是對「進補」和「美味」的雙重感受啊!
這邊要來講一下蝦黃厚薑母鴨的細心之處,除了它的美味與便利吸引我之外,最讓我安心的就是他們特別用心的食材選擇——這鍋裡絕對 沒有鴨頭、鴨脖子、鴨屁股 這三個部位,吃起來更健康、更放心。
首先是鴨頭,雖然有些人覺得鴨頭的肉質特別,但實際上它的脂肪和膽固醇含量較高,吃多了容易讓血脂飆升,對心血管健康造成負擔。而且某些鴨頭還可能因環境因素累積重金屬殘留,這點總讓我有些顧慮。所以,踏輕選擇直接不加入鴨頭,讓人吃得更無負擔,也避免了這些健康疑慮。
再來是鴨脖子,它是淋巴和毒素容易累積的部位,儘管烹煮可以減少風險,但想到代謝廢物可能殘留,還是讓我有點擔心。而市場上有些鴨脖子產品經過過度加工,添加了大量鹽分和香料,吃多了對腎臟和心血管也不好。所以這次看到踏輕的薑母鴨完全避開了這個部位,真的讓我吃得更安心。
最後是鴨屁股,它雖然脂香四溢,但其實是脂肪含量最高的部位之一,長期攝取容易導致肥胖和血脂異常,甚至增加脂肪肝風險。而尾脂腺本身還可能殘留油脂分泌的代謝廢物,光是想到這些,我就會打消念頭。踏輕直接將這部分剔除,讓湯頭和肉質的品質更純粹,吃起來一點都不油膩。
踏輕蝦黃厚薑母鴨 真正做到了把「美味」與「健康」結合在一起,選用優質鴨肉部位,讓人不必擔心吃進多餘的脂肪或潛在的健康風險。
說了這麼多,就要看我老公下廚的英姿啦
說真的,鍋子已經是我們家最大的,還是裝不下,實在誇張的大,但….總是覺得有什麼地方怪怪的…以及不安感…
老大,你要退冰後再煮啊,一整隻結凍去煮,要煮到明年嗎…..
我先生也太天兵了,以為這樣煮就可以了,結果我看了後面的說明,踏輕特別強調,退冰後,再將整隻鴨分解,再放到鍋子裡煮,看他手忙腳亂的樣子
實在很無言啊,結果我們把整隻鴨重新拿起來,放到砧板上,用菜刀慢慢剁,光是搞這隻鴨,就搞了40分鐘,重點是還沒下鍋喔…
所以使用說明真的要看仔細啊,不然會花很多前置作業時間啊…
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把整隻鴨放進去了,這時候,薑母鴨的味道才真正的散發出來,實在太香了,當蝦黃厚薑母鴨在鍋中緩緩滾開時,香味瞬間四溢,讓整個空間都彷彿被一層暖意包裹。
薑母的辛香最先竄入鼻尖,那股溫暖又帶著微微辣感的薑香,細膩而不嗆,彷彿冬天裡的一把火,讓人瞬間感到全身舒暢。緊接著,蝦黃的鮮甜香氣悄悄滲透出來,帶著一絲大海的清新與濃郁的海鮮風味,與薑母香交織在一起,完美平衡了整體的香氣層次。
湯頭翻滾間,鴨肉的獨特肉香也逐漸融入其中,帶出一種濃郁卻不膩口的溫潤香氣。這種香味不像一般火鍋那麼厚重,而是多了一分自然的清甜與深邃的層次,讓人忍不住深吸一口氣,感受這撲鼻而來的幸福感。光是聞著,就能想像那一口湯頭滑入口中時,薑的辛、蝦黃的鮮、鴨肉的甘,三者在舌尖綻放的美妙滋味。
有了蝦黃厚薑母鴨這鍋主角,當然少不了一些完美搭配的配料,讓整體風味更上一層樓!我跟先生精心準備了這些必備的食材,讓每一口都更加豐富有層次。
高麗菜
高麗菜是鍋物的靈魂之一!放入滾燙的湯頭裡,吸飽了薑母鴨的湯汁後,入口帶著清甜的口感,完美中和了薑母與蝦黃的濃郁,吃起來爽口又解膩,讓人忍不住多吃幾口。
茼蒿
茼蒿特有的香氣和柔軟的口感,放進鍋裡煮一下,就能吸附湯底的精華。它的草本香氣與薑母鴨的辛香形成一種微妙的平衡,讓這鍋湯更加清新、不膩口。
魚餃
魚餃煮進湯裡後,外皮軟Q滑嫩,內餡魚漿吸滿了濃郁的薑母湯汁,每一口都帶著海鮮的鮮甜與湯底的層次感,成為這鍋裡的小驚喜。
燕餃
燕餃則是鍋物裡不可缺少的經典配角!咬開後,肉餡的鮮香與湯頭結合,滿口都是濃郁的幸福感。外皮吸湯的口感特別討喜,讓整體味道更有層次。
玉米筍
最後,玉米筍是這鍋裡的點睛之筆,帶著清甜與脆口的口感,不僅增加了湯底的甘甜風味,也讓整鍋料理更清爽、均衡。
這些配料和蝦黃厚薑母鴨堪稱絕配,每一種都吸飽了湯頭的精華,讓人吃起來既滿足又驚艷。大自然的鮮甜、海鮮的濃郁和薑母的辛香在這鍋中融合得剛剛好,讓這一餐充滿了豐富的味覺層次與幸福感!
吃火鍋啊,最重要的就是那份開開心心的幸福氛圍。想像一下,寒冷的夜晚,一鍋熱騰騰的踏輕蝦黃厚薑母鴨在餐桌上冒著香氣,夾著自己喜歡的魚餃和玉米筍;另一邊,吃著煮好的高麗菜,配合湯底的辛香與鮮甜,在家裡緩緩飄散,然後坐在沙發追劇,簡直太完美啦。
踏輕鍋物,就是為了這樣的幸福時刻而存在。簡單調理、不費時間,卻能讓小家庭的餐桌瞬間升級為一場高級的美味饗宴。每一口都能品嚐到薑母的辛香、蝦黃的鮮甜,以及滿滿的愛與溫馨。
無論是平日的小確幸,還是週末的歡聚時光,踏輕鍋物都能輕鬆拉近彼此的距離,讓每個家庭成員都吃得滿足、笑得開心。
讓我們圍在餐桌前,享受那一鍋熱氣蒸騰的幸福滋味吧!選擇踏輕蝦黃厚薑母鴨,讓愛與美味在你的小家庭中溫暖流動吧!
踏輕鍋物線上購物網站:
https://donzdonz.com/COMPLEX/PEPPERDUCK
踏輕蝦黃厚薑母鴨試吃料理分享寒冷的天氣,最能讓人感到幸福的,莫過於和家人圍坐在一起,享受一鍋熱騰騰的火鍋。這不僅是一頓飯,更是一份家的溫度。而踏輕的蝦黃厚薑母鴨,就是為這樣的小家庭幸福時光而生,讓你在家輕輕鬆鬆,也能煮出餐廳級的美味料理,讓每個人都吃得滿足、笑得開心。
踏輕蝦黃厚薑母鴨的調理包,從開封的那一刻起,就讓人充滿期待。份量十足的鴨肉厚實飽滿,光看著就覺得滿足。湯底中融入了細膩的薑香,微微的辛辣暖胃又暖心;而特別加入的蝦黃,將鮮美的海味巧妙地融入其中,讓湯頭更顯層次,喝一口便能感受到濃郁的精華在味蕾間綻放。這樣的滋味,不只是一道料理,更是寒冬裡帶給全家人滿滿幸福感的「暖心良方」。踏輕蝦黃厚薑母鴨口感如何調理
對於忙碌的小家庭來說,踏輕的蝦黃厚薑母鴨更是完美的選擇。不需費時準備繁瑣的食材,也不用擔心料理技巧,只要將調理包放入鍋中加熱,讓湯底慢慢滾開,整間屋子立刻飄滿誘人的香氣。接著準備一些簡單的配料:高麗菜的清甜、茼蒿的草本香氣、魚餃和燕餃的軟Q鮮美,再加上玉米筍的脆口清甜,每一種都能完美吸附湯頭的精華,讓這一鍋滋味更豐富、更滿足。踏輕蝦黃厚薑母鴨適合鍋物食譜
當大家圍坐在餐桌旁,熱氣騰騰的鍋物一口接著一口,孩子開心地夾著魚餃,邊笑邊說「好好吃!」;伴侶輕輕地將煮好的高麗菜夾到你的碗裡,說著:「你最喜歡這個,快多吃一點!」這樣的畫面,簡單卻充滿溫馨,讓整個家的氛圍都被幸福填滿。踏輕蝦黃厚薑母鴨,不只是單純的火鍋料理,而是讓家人凝聚在一起的美味橋樑。踏輕蝦黃厚薑母鴨肉質多汁推薦
選擇踏輕蝦黃厚薑母鴨,讓每一頓飯都能成為全家人的幸福時光。無論是週末的小確幸,還是平日裡的慰勞,只要有這鍋美味上桌,寒冷的天氣也能變得溫暖而有滋味。在家輕鬆品嚐高品質的鍋物,既省時又美味,讓你的家人感受到來自你滿滿的愛與用心。踏輕蝦黃厚薑母鴨鍋物火鍋食譜
這個冬天,別讓忙碌打亂你和家人享受幸福的時光。讓踏輕蝦黃厚薑母鴨陪伴你的每一頓餐桌時光,讓家的味道變得更豐盛、更溫暖!現在就為小家庭準備這一鍋,開啟你們的幸福饗宴吧!踏輕蝦黃厚薑母鴨試吃心得分享
濛濛江南杏雨,潮濕著故鄉老屋吊腳樓那片青瓦房的縷縷鄉愁,滴嗒滴嗒的巴山夜雨,時時拍打著樓外的芭蕉,叩問著絲絲竹葉,翻撿著悠悠歲月。滴滴雨水,也拍打著青瓦,濺起朵朵鄉愁,在草長鶯飛的梅雨季節,在雨夜響起思鄉的樂曲。 我的故鄉,坐落在渝東南武陵山區石柱土家族自治縣最高峰大風堡群峰腳下的林海。祖先用靈巧的雙手,就地取材,建造一座座美麗適用、古樸典雅的土家吊腳樓,三三兩兩點綴在青山綠水畫圖中,呈現世外桃源的美景。奇特的土家族吊腳樓營造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故鄉地處大山深處,保留著原生態的古樸美,保存著幾座百年以上悠久歷史的古寨黃家院子、龍神壩、菜花坪等傳統村落,青瓦覆蓋的吊腳樓,成為一代又一代土家人的家園。我的故居黃家院子,初建于清乾隆年間,距今已200多年歷史,幾代人重修保護至今,成為土家族傳統民居的經典。泛黃的木板青瓦房,像一位老態龍鐘的歲月老人,鐫刻著我的童年夢想和縷縷鄉愁。 每到雨季,青瓦房年久失修,常漏雨,點點滴滴的雨滴嗒在母親的心坎上,她深夜起床,撐著油燈,用木盆水桶接屋漏水,天剛亮,又忙碌一家人的早飯,年復一年,積勞成疾,踏雪而去。 隨后,父親進城生活,銹跡斑斑的鋤頭、鐮刀、鐵鏵、柴刀等農具,靜靜地躺在老屋一角。故居房門緊鎖,老屋斷了炊煙,庭院冷落,瓦檐上長滿了蓬蓬松松的野草,古院四周雜草叢生,花開花落,但卻彌漫著故鄉的味道,祖先的味道,親人的味道,凋殘的青瓦老屋,片片青瓦,被歲月凝固成一片片化不開的濃濃思念,在雨季生長著綿綿鄉愁,青瓦房,把我的童年,把黃氏祖先的輝煌,把古屋的興衰,珍藏在歲月深處,年年雨滴聲中,敲打出縷縷鄉思。 我喜歡在雨季,回到故鄉,在老屋住上幾天,看雨水在青瓦檐上織成的雨簾,聆聽鄉音在青瓦上跳動的樂曲,俯拾青瓦上那一片舊時光。 春雨如油,滋潤著久旱的冬土,一聲春雷,喚醒了沉睡的村莊,山寨在瀝瀝春雨和鳥鳴聲中醒來,竹筍在雨后破土而出,拔節生長的聲音,花開的聲音,鳥鳴的聲音,流水的聲音,雨打芭蕉的聲音,夜雨敲窗的聲音,在田野此起彼伏的響起。聽風聽雨過清明,季節邁進清明、谷雨的多雨天氣,春雨洗潤的青山,郁郁蔥蔥,滿山濕漉漉的春芽,成為這個季節生命力旺盛的植物。人老成精,筍老成竹。雨后春筍,層出不窮,在林間拔節向上瘋長的聲音,與原野合奏出動人的春天樂章。 昨夜瓢潑大雨下個不停,季節在青瓦上跳動發出脆響,半夜夢驚,雨夜夢驚和誰語?我獨自一人在老屋里,聽雨打竹葉,雨催春花,雨打芭蕉的美妙樂聲,點點滴滴的雨滴,滴落在我的心田,蕩起陣陣思鄉的漣漪,寂靜的雨夜,我倚在吊腳樓木格窗前,聆聽雨幕下的鄉音,涌起陣陣鄉愁。“微雨秋栽竹,孤燈夜讀書”。臥窗聽雨,聽雨敲新篁的絲竹聲,頓時激發起“家事國事天下事,風聲雨聲讀書聲”的憂患意識,點點滴滴的巴山夜雨,潮濕了我對故鄉的思念,也滋潤著故園那片神奇的土地…… “一犁春雨趁農耕”,冬眠的山民,頭戴斗笠,身披蓑衣,開始陸續下地平土春耕播種,高卷褲腿在灌滿春水的水田里犁田的老農,噓吱吱吱——,噓吱吱吱——,鞭打著耕牛躬耕,翻犁的新土,像一句句詩行,在水田里展現。肥厚的螃蟹隨著犁鏵的耕動,在泥土里翻滾,纏滿農夫褲腿。肥胖的魚腥草,在春雨的洗潤下,迫不急待地沖土而出,嫩生生的香菇,在黃連棚架上的朽木,長出誘人的傘花。隨風發芽的香椿、蕨苔、刺老苞,在春雨里,生長出誘人的嫩芽。春色可餐。特別是生長在田邊地角的“清明菜”,成為土家人制作“春餅”“咬春”的上等食材。 眼前的雨,下得很悠閑,時而飄灑在青瓦屋面,形成雨滴,發出脆響。時而織成雨簾,清洗滋潤著人間萬物。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今年清明回到故居,房門緊鎖,庭院靜悄悄,古院雪白的李花開得寂寞無主,傾斜垮塌的三合院吊腳樓,破敗不堪,曾經溫暖的家消失了……樓外竹林里的春筍,無人采摘,拔節生長成茂密的新竹,庭院蓬蓬松松的野草,無人清理,已漫到窗臺。老屋百孔十瘡,瓦槨已腐朽,屋漏成水塘。費了很大功夫,才把鐵鎖打開,滿屋散發著霉味,老屋顯得更加破敗。面對此景,父親在一角暗暗地流淚,他此刻最懷念的是曾經溫馨的家,如今,母親離開我們已20個年頭! 夜雨送走暮春,草木清華為春天謝幕,連綿的巴山夜雨,往往在春夜狂風大作。清晨起來,窗外庭院,鋪了一層厚厚的落花,“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的詩意,在雨中流淌。 人生就如眼前的落花,出生于萬紫千紅的春天,奮斗在郁郁蔥蔥的夏天,帶著豐碩成果,進入沉甸甸的秋天,無可奈何地進入百花凋零的冬天,人逝如花落,直到像一片落花,無聲無息飄落在地,葉落歸根,完成人生的旅程…… 故居老屋,在落寂的山村,與歲月一起老去。曾經溫馨親切的農家生活,已隨雨打風吹去,流水依舊,山形依舊,鄉愁依舊…… >>>更多美文:散文閱讀
蘆芽山真是險峻,從山腳往上看,幾乎是直上直下,讓人望而生畏。 山腳下,有許多樹根裸露在外,為我們做了一個個天然的“樹根臺階”,一層一層的,真好玩。可沒走多遠,路上就全是大石頭,沒有臺階,沒有護欄,好陡啊!如果掉下去,肯定會摔得粉身碎骨,嚇得我只好用手往上爬。越往上走,山路越陡峭,我都想放棄。但在媽媽的鼓勵下,我選擇了堅持。 有一段路,前后是兩塊大石頭,中間用一塊半米多寬的木板連接,兩邊是深淵,我緊緊拽住媽媽的手,心怦怦直跳,小心翼翼地向前挪。 快到最高峰的時候,有一段很窄的鐵梯,真是挑戰人的極限。我和媽媽緊緊盯著腳下的鐵梯,心里默念:“沒有問題,沒有問題。”可偏偏“咚”的一聲,我坐在鐵梯上,腳露在外面,嚇得我心驚肉跳。站起來后,我臉色發白,不停地喘著粗氣。 終于,我們登上了峰頂——太子殿。站在峰頂遠眺,一切都顯得那么渺小,我之前的恐懼頓時煙消云散,心里充滿了自豪感和成就感。 >>>更多美文:隨筆
不知道我們這一生究竟要講多少句話?如果有一種電腦可以統計,像日行萬步的人所帶的計步器那樣,我相信其結果必定是天文數字,其長,可以繞地球幾周,其密,可以下大雨幾場。情形當然因人而異。 有人說話如參禪,能少說就少說,最好是不說,盡在不言之中。有人說話如嘶蟬,并不一定要說什么,只是無意識的口腔運動而已。說話,有時只是掀唇搖舌,有時是為了表情達意,有時,卻也是一種藝術。許多人說話只是避免冷場,并不要表達什么思想,因為他們的思想本就不多。至于說話而成藝術,一語而妙天下,那是可遇不可求,要記入《世說新語》或《約翰生傳》才行。 最常見的該是兩個人的對話。其間的差別當然是大極了。對象若是法官、醫師、警察、主考之類,對話不但緊張,有時恐怕還頗危險,樂趣當然是談不上的。朋友之間無所用心的閑談,如果兩人的見識相當,而又彼此欣賞,那是最快意的事了。如果雙方的見識懸殊,那就好像下棋讓子,玩得總是不暢。要緊的是雙方的境界能夠交接,倒不一定兩人都有口才,因為口才宜于應敵,卻不宜用來待友。甚至也不必都能健談:往往一個健談,一個善聽,反而是最理想的配合。可貴的在于共鳴,不,在于默契。真正的知己,就算是脈脈相對,無聲也勝似有聲:這情景當然也可以包括夫妻和情侶。 這世界如果盡是健談的人,就太可怕了。每一個健談的人都需要一個善聽的朋友,沒有靈耳,巧舌拿來做什么呢?英國散文家海斯立德說:“交談之道不但在會說,也在會聽。”在公平的原則下,一個人要說得盡興,必須有另一個人聽得入神。如果說話是權利,聽話就是義務,而義務應該輪流負擔。同時,仔細聽人說話,輪到自己說時,才能充分切題。我有一些朋友,迄今未養成善聽人言的美德,所以跟人交談,往往像在自言自語。凡是音樂家,一定先能聽音辨聲,先能收,才能發。仔細聽人說話,是表示尊敬與關心。善言,能贏得聽眾。善聽,才贏得朋友。 如果是幾個人聚談,又不同了。有時座中一人侃侃健談,眾目睽睽恭聽,那人不是上司、前輩,便是德高望重,自然擁有發言權,甚至插口之權,其他的人就只有斟酒點煙、隨聲附和的份了。有時見解出眾、口舌便捷的人,也能獨攬話題,語驚四座。有時座上有二人焉,往往是主人與主客,一來一往,你問我答,你攻我守,左右了全席談話的大勢,也能引人入勝。 最自然也是最有趣的情況,乃是滾雪球式。談話的主題隨緣而轉,愈滾愈大,眾人興之所至,七嘴八舌,或輪流坐莊,或旁白助陣,或爭先發言,或反復辯難,或怪問乍起而舉座愕然,或妙答迅接而哄堂大笑,一切都是天機巧合。這種滾雪球式,人人都說得盡興,也都聽得入神,沒有冷場,也沒有冷落了誰,卻有一個條件,就是座上盡是老友,也有一個缺點,就是良宵苦短,壁鐘無情,談興正濃而星斗已稀。日后我們懷念故人,那一景正是最難忘的高潮。 眾客之間若是不頂熟稔,雪球就滾不起來。缺乏重心的場面,大家只好就地取材,與鄰座不咸不淡地攀談起來,有時興起,也會像舊小說那樣“捉對兒廝殺”。這時,得憑你的運氣了。萬一你遇人不淑,鄰座遠交不便,近攻得手,就守住你一個人懇談、密談。更有趣的話題,更壯闊的議論,正在一米外熱烈展開,也許就是今晚最生動的一刻;明知你真是冤枉,錯過了許多賞心樂事,卻不能不收回耳朵,面對你的不芳之鄰,在表情上維持起碼的禮貌。 其實呢,你恨不得他忽然被魚刺哽住。這種客人往往還有一種惡習,就是名副其實地交頭接耳,似乎他要鄭重交代的,句句都是肺腑之言,你嚇得閉氣都來不及了,哪里還聽得進什么肺腑之言? 聚談雜議,幸好不是每次都這么危險。可是現代人的生活節奏畢竟愈來愈快,無所為的閑談、雅談、清談、忘機之談幾乎是不可能了。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在一切講究效率的工業社會,這種閑逸之情簡直是一大浪費。劉禹錫但求無絲竹之擾耳,其實絲竹比起現代的流行音樂來,總要清雅得多。現代人坐上計程車、火車、長途汽車,都難逃噪音之害,到朋友家去談天吧,往往又有孩子在看電視。飯店和咖啡館而能免于音樂的,也很少見了。現代生活的一大煩惱,便是經常橫被打斷,要跟二三知己促膝暢談,實在太難。 剩下的一種談話,便是跟自己了。我不是指出聲的自言自語,而是指自我的沉思默想。發現自己內心的真相,需要性格的力量。唯勇者始敢單獨面對自己,唯智者才能與自己為伴。 一般人的心靈承受不了多少靜默,總需要有一點聲音來解救。所以卡萊爾說:“語言屬于時間,靜默屬于永恒。” >>>更多美文:名家散文
他名叫黃金貴,外號日拔歘。日拔歘這個外號,是陜西關中地方專門送給那些什么事情辦不好,干啥都砸鍋,喝涼水塞牙縫,放屁砸了腳后跟的人。黃金貴不僅名至實歸,完全符合這個外號,仔細想起來,就連其中的每一個字都和他有關系,而且很貼切,像量身定做。 先說這“日”字。這是當地的罵人話。日拔歘雖然并不經常這樣日娘帶老地罵人,就算罵也是在背后罵,偷偷罵,但他卻經常這樣被人劈頭蓋臉地當面罵。所以,他總擺脫不了這個字。 再說“拔”字。日拔歘上了六年小學,一直沒有搞清楚一個成語叫揠苗助長。他不明白為什么是壓苗助長而不是拔苗助長?有一天,在村里見到一個兩三歲的小娃,他也像其他大人一樣,提著娃的腦袋“拔蘿卜”。別人咋拔都沒事,偏偏到了他這里就出事了,把娃脖子拔脫臼了,差點要了命!他因此也被人追著打,回家被父母打,差點打死!后來,他再也不敢拔娃,只好到麥地里、玉米地里,把人家的莊稼提著脖子拔,聽到發出“咯”地一聲才住手。 最后說“歘”字,和他更有關系。這字有點生僻,需要解釋一下。歘讀chua,字典上只有一個欻字,沒有同音字。欻的意思被解釋為象聲詞,形容一個很快的動作發出的聲音。但是,在我們這里民間,歘不僅是象聲詞,也是動詞。舉例說明,日拔欻看見一只野兔匍匐在地里,就躡手躡腳地往跟前走,想逮住它。可是,那兔子“欻”的一聲就竄出去了。這算是相聲詞。日拔欻!日拔欻!一群孩子看見他沒逮住兔子,就惋惜地大喊起來。有的大人也乘機奚落他,說你能干啥?你能欻!這“你能歘”中的歘字,便是動詞謂語。 其實,日拔欻連欻這個動作也做不好。這欻是一個特定的動作,有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含義,就是南方人說的打飛機。當然,還有相近的含義。比如,村里人放狗逮兔子,一次逮幾十只兔子。兔子肉不值錢,皮能賣個好價錢。他們問日拔欻,說你想吃兔子肉么?日拔欻說,想吃。逮兔的人就說,那好,你幫我們把兔子皮欻了,給你肉。日拔欻就歡天喜地幫人家剝皮。 在行的人,剝兔子皮的辦法叫“欻”,就是先由兔子的嘴邊剝開一個洞,然后像脫毛衣那樣,扒拉下來,讓赤裸的兔子鉆個洞出來,皮是皮,肉是肉,各自完美。可是。日拔欻是外行,也沒腦子,用刀子在上面亂劃拉,自己的手指割破了不說,還把兔子皮劃破幾個洞。這皮就作廢了,賣不上價錢。逮兔子的人氣得不行,說,人都說你能欻,我看你連欻都不會。說著,一腳踢在日拔欻的屁股上,日拔欻冷不防,栽了個狗吃屎。 沒吃著兔子肉,還被打了一頓,日拔欻的聲望從此跌倒了谷底,連一個“欻”字都不配了。但是,好在這個“欻”也不是什么高雅或者人見人愛的動作。再舉例說明,鄉長被免了官職,村里的人都說他官被“欻”了。日拔欻本來是長輩,卻被村里幾個年輕人叫老哥,人都說,那是“欻”了一輩。日拔歘的帽子,他從此就戴穩了。 日拔欻的大名黃金貴是他的父母起的。生下兒子以后,二老商量了幾宿,覺得自己這一輩子姓黃簡直是白姓了,口袋里沒有黃的,連白的都不曾有,太窮了,一定要讓兒子有出息,既有家財萬貫,又能達官顯貴。一個晚上,推敲來,推敲去,把星星月亮都敲落了,終于有了黃金貴這個響亮而富貴的名字。 但是,那是很早以前的事情了,自從日拔欻這個名字被叫出來之后,慢慢地大家都不叫他真名了,逐漸忘記了黃金貴是誰,就連他自己也猶豫和糊涂了。多少年后,如果有人突然在他面前喊黃金貴,他會東張西望,看看是不是有別人會答應。如果沒有人答應,他會低聲地說:哎!往往是等他答應的時候,喊名字的人已經擦肩而過,人家真的是喊別人呢。日拔欻就很尷尬地給自己找個臺階下:哎,哎,山溝溝里啊,出太陽啊!他也就唱這一句,趕緊收場。 村里同姓的一個人叫黃吊娃,是個暴發戶。原來什么都都沒有,睡覺光球打得炕響,走路骨頭都響,和自己的破自行車一樣。后來,他開了個黑作坊造假藥,生意火了,有錢了,開了寶馬,骨頭也不響,車也不響,又花錢賄選了一個村長,有錢又有勢。他給自己的頭胎兒子起了一個名字,叫黃金富。后來,又生了一個兒子,請人起名字。那時候,黃金貴的名字已經像埋在地下的文物,無人知曉。陰陽先生在黃吊娃手心里寫了“黃金貴”三個字,并且說先富后貴,富貴相連,子子孫孫,榮華不盡,綿延不絕。黃吊娃滿心歡喜。可是,報戶口的時候,被告知村里還有一個叫黃金貴的,建議他最好另起一個名字,不要重了。他也才想起日把歘的名字似乎叫黃金貴。他又問陰陽先生,先生在他手心寫了四個字:貴在獨占。 他找到日拔欻,說,我以為你生下來就叫日拔欻呢,原來你還有黃金貴這么個名字。這名字雖然好,但是對你來說,閑放著也沒啥屁用。黃吊娃的這一番話,讓日拔欻云里霧里,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就說,村長你直說吧,我聽不懂,我這人笨,你不是不知道。黃吊娃說,現在就講個資源利用,你看你,幾十年了,把“黃金貴”這么好的的資源閑置著,都發霉了,豈不可惜,還是讓出來吧,我給你5元錢,我的二兒子出世了,還沒上戶口,正等著用“黃金貴”這個名字呢。 日拔欻說,我這個名字,是我爹和我娘起的,你想要,問我爹我娘要去。黃吊娃聽了,臉一沉,說你這人咋這么說話呢?你爹娘都見了閻王了,叫我問你那二老要,豈不是咒我死么?我告訴你,我黃某人就是看上你這名字了。不要說你一個名字,誰家的婆娘女子,只要我看上,想方設法都要把她睡了。黃金貴這名字,我用定了,給你一天時間考慮,識相點,不要到時候名字不保,錢也沒有。 黃吊娃走了。日拔欻看著家徒四壁的屋子,失聲痛哭。父母親死后,他就沒有了好日子。他太笨了。養的豬得了豬瘟,他把死豬仍在地里被村民罵,說這一定是日拔欻干的。養的雞得了雞瘟,他把死雞仍在路上,被干部罵,說這也一定是日拔欻干的。種的玉米,因為是假種子,到秋天顆粒無收。父母在世的時候訂的媳婦,也變了心,退了婚。為了吃飯,他把家里的大立柜賣了,沙發賣了,父親的破自行車也賣了。現在,竟然連自己的名字也保不住了,要5元錢賣給人,真是無能啊。 日拔欻的哭聲驚動了鄰居的毛頭小子。他初中畢業就在社會上混了,愛上網,愛打游戲,聽了日拔欻的哭訴,就說,哥,我有個辦法,我幫你把“黃金貴”在網上注冊,這個名字就永遠是你的了,別人要用,就得給你付錢呢。日拔欻說,兄弟,那得花多少錢啊?毛頭小子說,不貴,就1元錢。日拔欻就看著他在村里網吧的電腦上噼里啪啦敲了幾下,就說是“黃金貴”這個域名已經注冊了。日拔欻謝了這小兄弟,心里踏實了,這下名字可以保住了。 第二天,黃吊娃又找上門來。他說,日拔欻,你想好了沒有?黃金貴這個名字你到底是給還是不給?日拔欻這次腰桿硬了,說我的名字注冊了,要想讓我改名字,除非給我20萬,否則,你一邊歇著去。黃吊娃一聽,愣了一下,接著就笑了,說要20萬一點都不多,咱們去派出所,把你的名字改過來,我立馬給你付20萬。日拔欻以為這下要發財了,就跟著黃吊娃到了派出所。誰知一進去,黃吊娃和一個警察一陣嘰咕,就把日拔欻給銬上了。日拔欻急了,說我來是改名字的,不是來坐監獄的,咋就把我銬了。警察說,你是不是問黃村長要20萬?日拔歘說是。警察冷笑一聲,說黃村長說你敲詐勒索,還是真的,膽子真大。 日拔欻被銬了一天,眼看天快黑了,肚子餓得咕咕響,實在撐不住了,央求警察說我不要名字了,20萬也不要了,放我回去好不好?警察說,你說得輕巧,想回去就回去,這地方不是你家,進出那么方便啊?日拔欻絕望了,在派出所又罵起毛頭小子來,說這狗東西,讓我白花了一塊錢不說,還犯這么大的案子。到后來,還是村長黃吊娃講義氣,當著日拔欻的面對警察說,我不告他了,只要他把名字改了,就不追究。日拔欻感激不盡,說只要快放我出去,弄啥都行。 在派出所的戶籍科,當著民警的面,黃吊娃說,你就改名叫日拔欻吧,這下就名正言順了。日拔欻說,我不能改姓啊,我爺不姓日,我爹不姓日,我干嗎姓日?我還是要姓黃。黃吊娃笑著說,你權當自己是日本人吧,日本那地方,全是姓日的。日拔歘還有些骨氣,說別提日本人,我爺是最恨日本人的。那一年,日軍飛機撂炸彈,他老人家趕緊爬在地上,只見轟的一聲,一個碌碡大的炸彈就撂在我爺旁邊。我爺以為這下沒命了,誰知道炸彈沒有爆炸。我爺爬在那里不敢動彈,等著炸彈爆炸,可是,它就不炸,快一頓飯功夫,還是不炸。后來,是旁邊看熱鬧的人說,快起來吧,躺在地上怪涼的,碌碡不會炸的。原來,這家伙真的扔下一個大碌碡。我爺肺都快氣炸了,這不是故意戲弄人么! 民警感覺逼人改姓不合適,就說,好吧,那就姓黃吧,可得趕緊起新名字啊。可是,日拔欻又一時半會想不出合適的名字。民警不停地催他,說你到底想叫什么啊?快說。日拔欻忽然來了靈感,那就叫“什么”吧。民警說,到底是叫什么啊?日拔欻說,我說過了,就叫“什么”!民警不耐煩了,說你愛叫什么叫什么。于是,就在被涂抹了的“金貴”后面寫了“什么”二字。 走在回村子的路上,黃吊娃放慢腳步,在日拔欻背后試探性地喊了一聲:黃金貴!日拔欻答應了。黃吊娃伸手就給了他一個大嘴巴,說,你還叫黃金貴?你他媽哪里配得上“黃金貴”三個字?你黃見鬼吧!日拔欻!日拔欻眼冒金星,只怪自己記性不好,挨了嘴巴,于是誠惶誠恐地說,我錯了,我是黃見鬼,我是黃見鬼。路上看熱鬧的都笑了,偷偷地說,黃金貴這名字真的不好呢,聽起就像黃見鬼。后來,大家都把黃吊娃的二兒子叫黃見鬼,發展到后來,變成了活見鬼。因為這娃長大后抽大煙,臉色鐵青,瘦得不像個人樣子,把黃吊娃的家給敗了! >>>更多美文:短篇小說
ER188TWEWQ155W
踏輕蝦黃厚薑母鴨湯底試吃體驗 》冬天鍋物推薦,讓小家庭聚餐也能吃出幸福踏輕蝦黃厚薑母鴨試吃心得評價 》冬天鍋物推薦,讓小家庭聚餐也能吃出幸福踏輕蝦黃厚薑母鴨鍋物火鍋調理包 》冬日家庭料理靈感,小家庭也能煮出餐廳風味